本文由fr014371大大所撰寫&授權使用,

原文刊載於http://blog.xuite.net/fr014371/BG/62572177

http://boardgamegeek.com/boardgame/115496/the-1911-revolution-of-china

 

 

身為一個台灣人,只要受過中等教育,應該都知道國父孫中山先生在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,推翻了清朝政府,建立中華民國的這段歷史。中國千年以來的封建帝制正式走入歷史,取而代之的是追求人皆生而平等的共和政體,人類又再往前邁進了一步。

 

辛亥革命是由台灣桌遊界的龍頭「亞灣文具」設計,並與國史館合作發行,因此在歷史 的考據上可以保證是專業水準。這是一款2人對戰的戰棋遊戲,背景是在辛亥革命期間,清朝政府大量派兵鎮壓革命軍,而最重要的這場陽夏戰役,是讓中國各省紛 紛起義響應革命的關鍵事件,同時也是造成清帝退位的重大勝利。

 

說到戰棋遊戲給人的印象,不外乎就是多如牛毛的紙製token、複雜的戰鬥系統、動輒3~4小時的遊戲時間。但是辛亥革命作為一款入門戰棋遊戲,完全排除了上述的問題,取而代之的是超高品質的木製單位、精緻厚圖板、快速戰鬥系統和40~80分鐘的遊戲時間。

 

 

遊戲盒子背面展示了遊戲進行示意圖和所有配件列表。

雖然是在對岸製造的,不過品質可說是水準之上。

 


 

遊戲所有配件,兩包木質部隊token可以說是物超所值啊。

 



遊戲使用的標示物都有正反兩面不管是喜歡看圖還是想看文字,都可以滿足你的需求。

骰子則是普通的大顆塑膠骰。

 


 

革命軍使用紅色的部隊,清軍則是使用藍色的部隊。

辛亥革命是一場不對等的戰鬥,革命軍能使用的單位只有步兵和炮隊,但是清軍卻多了馬隊和艦隊,不論是數量或強度都比革命軍多了不少優勢。

 

 

遊戲提供詳細的玩家幫助卡,雙面印刷共2張,一面是部隊移動/戰鬥的參考表,另一面是常用的細節規則提醒。

另外還有一張地形效果參考表。

 

 

 圖文並茂的全中文規則說明書,遊戲本身規則簡單好上手,說明書也使用了大量圖片,即使是戰棋入門玩家也可以輕鬆學習。

 


 

遊戲不管是事件卡或是戰場地圖,都有專業的考究。說明書後面也附上了歷史人物小傳,玩遊戲長知識。

 

 

遊戲的起始配置和增援位置,都要使用這些配置卡。所以每場遊戲雙方的單位數量、位置都不盡相同,提高了遊戲的變化性。

 

 

遊戲中雙方的事件卡是分開來的,清軍因為一開始被革命軍打個措手不及,所以前期的卡片大部分都是自婊(沒錯,打事件出來還會害到自己),但是到了後期清軍從各地的支援越來越集中,革命軍的優勢就沒了。

革命軍的事件想當然爾就是前期很強,很容易可以突破清軍包圍,但是到了後期各地的支援就開始疲乏,若沒有盡早結束遊戲的話會越來越不利。

 

 

事件卡可分成四個階段,遊戲開始之前雙方各會隨機抽出10張卡,所以每次遊戲會發生的事件也不盡相同。

遊戲也提供歷史劇本模式,包含部隊的擺設和事件卡的挑選,在說明書中都有詳細解說,不論是第一次玩或是想感受歷史重現的,都可以嘗試一下。

 

 

不同於一般的戰棋遊戲,辛亥革命使用的是桌遊等級的厚圖板,放一枚國父頭像來比較一下XD

 



遊戲地圖的細節處理做得很仔細,這些景物的設計應該是有經過詳細考究。

 

 

遊戲的所有紀錄條都濃縮在左上角了,而且各處細節都有標示出來,看得到作者的用心。

最左邊的是回合條,遊戲最多進行10個回合,若革命軍沒辦法在10回合內達成勝利條件的話,就是清軍獲勝了。國字的壹貳參肆表示當回合雙方使用的事件卡等級,右邊的數字則是雙方每回合可以使用的行動點數。

響應值對照表則是每回結束前,革命軍玩家根據佔領的「控制點」數量,對應到表上的響應值欄位,決定這回合可以獲得多少響應值。

士氣的功能則是當革命軍成功消滅一個清軍部隊時,同時可以獲得等同於當前士氣的響應值。這也是除了佔領控制點、事件卡之外,另一個增加響應值的方式。

右邊的4條響應值紀錄條,代表的是中國各省的響應狀況,上面的token除了標記當前的響應值,同時也代表當響應值到達10之後,革命軍可以獲得的獎勵。

另外響應值上有幾個小小的部隊圖案打叉,表示當響應值到達那個數字之後,清軍會有多少張配置卡不能配置額外的部隊。我到現在才發現這個貼心的戰略提示:p

 

在遊戲任一回合的檢查階段,革命軍玩家只要4項響應值合計到達35點就獲勝了。但是若革命軍無法在十回合內達到35點響應值,或是在第肆時期的任一回合無法增加響應值,那就是清軍玩家獲勝了。

 

 

遊戲的進行就類似上圖,紅色的革命軍在漢口、武昌、漢陽的城中起義,必須要死守控制點才能獲得分數。而清軍則是採取包圍方式,逐步由外圍向中央進攻,加上江面上的艦隊騷擾,可以內外夾擊革命軍,因此革命軍這一仗可說打得慘烈。

 

 雖然遊戲有中文說明書,但我還是簡單介紹一下遊戲的流程。

 每回合會依序進行以下4個階段:




1. 執行事件卡:雙方各從自己的事件卡堆打開最上方的卡,並強迫執行卡片功能。大部分的卡都會記載影響的時機,若是同時發生的事件則會由清軍的事件卡優先執行。

如同之前所說的,清軍前期的卡片都是自殘,不是強迫耗損就是部隊倒戈。所以即使起始有兵力優勢,在事件卡的影響下很難有什麼強烈攻勢。反倒是革命軍一開始有機會獲得少量增援,可以搶先佔領一些控制點轉換為響應值,同時也是強迫已經很虛弱的清軍發動進攻。

 

 

2. 抽指揮標記:依照當前的回合隨機抽出指揮標記,1~4回合雙方各抽3個,5~10回合雙方各抽4個,每抽出一個指揮標記,對應顏色的玩家必須執行完所有行動後才會再抽下一個。

指揮標記有兩面標記不同的地區,玩家可以選擇要使用哪一面,接著該地區的所有己方部隊都可以執行一次行動。

行動包含:移動/白刃戰/射擊,行動後轉為耗損狀態(倒在圖板上);或是不行動,改為將所有己方部隊恢復為「待命狀態」。

有些指揮標記還包含了特殊效果:士氣上升/下降,或是整頓(將任一個部隊恢復為待命狀態)。

這個抽取指揮標記的機 制個人非常喜歡,因為玩家很難掌握每回合你可以行動的地區,以及什麼時候可以行動。這就迫使玩家必須同時掌控3個地區的戰況,並且要隨時對戰場的變化即時 反應。有可能對方執行完一個行動,就輪到你執行下一個行動;也有可能對方連續執行3個行動,才換你執行3個行動,各種狀況導致玩家必須謹慎選擇行動地區和 恢復部隊狀態的時機。

 

 

3. 檢查響應值:檢查革命軍佔領的控制點數量,並依照對照表增加響應值。每條響應值上限為10點,到達10點後革命軍玩家就可以得到額外的獎勵,例如直接將1個清軍艦隊移出遊戲,或是任一地區所有部隊恢復為待命狀態等等。

 

4. 移動回合標記:將回合標記移動一格,並檢查是否有玩家達成勝利條件,若沒有則繼續下一回合。

 


 

 

辛亥革命的戰鬥規則很簡單,攻擊方式只有白刃戰(攻擊同一格的部隊)和射擊(攻擊2格或4格內的部隊)兩種。發動白刃戰的攻擊方,直接擲2個骰子,並根據骰出的點數對照戰鬥表的結果(被攻擊的目標如果是耗損狀態,點數再加1),可能有殲滅、耗損並擊退,甚至被殲滅的結果。

射擊的結算方式同樣是攻擊方擲2個骰子,但是點數會受到友軍援助、地形、對方耗損狀態以及其他事件的修正,最後再對照戰鬥表的結果。

遊戲中大部分都是小規模的戰鬥,而且要連續殲滅對方也不容易。革命軍主要利用炮隊作防禦射擊,清軍則是用艦隊搭配步兵做內外夾擊。

 


 

目前玩過3場都是革命軍獲勝,感覺清軍的操作比較困難,畢竟前4回合很容易受到事件卡的牽制,無法有效阻止革命軍得分。但是若能利用艦隊強攻,再搭配地面部隊突擊,應該還是有可能扳回劣勢。

遊戲的機制很簡單,時間也不會太長,搭配上事件卡圖文並茂的敘述,以及高品質的配 件,無疑是新手踏入戰棋領域的最佳入門遊戲。不過簡化的機制下,部隊就沒有所謂將領或陣型的特色,遊戲中也不易感受到歷史人物的傳奇色彩,畢竟我們所熟知 的孫中山、袁世凱,只是化為事件卡中轉瞬一逝的幾行描述而已。

 

 

整體來說,辛亥革命確實做出了他的特色,在機制上也有其亮點,很適合兩個人消磨時間,或是引導青少年對歷史的興趣。由於我自認玩的次數不多,對於遊戲平衡性無法做評論,但是作為一款「台灣設計的中華民國建國主題」遊戲,讓革命軍比較容易獲勝似乎也是很合理的XD

總之,以這樣的價格,能買到一款精緻又有特色的戰棋遊戲,同時又能支持台灣設計師,個人是非常推薦的: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ghut 的頭像
    bghut

    卡牌屋桌遊誌 BoardGame Hut 桌上遊戲

    bghu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